急性胃炎是怎样产生的?
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;发热等,严重者可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、休克等。病人多表现为恶心、呕吐在先;继以腹泻,每日3-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,大便多呈水样,深黄色或带绿色,恶臭,可伴有腹部绞痛、发热、全身酸痛等症状。武汉博仕肛肠医院咨询热线:027-88166779,专家咨询QQ:1326195368
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。常见病,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。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、疼痛、厌食和恶心、呕吐;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,有呕血和黑粪。
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。慢性胃炎病程迁延,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,一般仅见饭后饱胀、泛酸、嗳气、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这些年来,我国患有胃炎的人不断增加。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,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两种。许多病因可刺激胃,如饮食不当,病毒和细菌感染、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。
胃炎,是指在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消化部位,也就是胃的粘膜受到了损伤所造成的炎症,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,一般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胃炎两种,急性一般指病情突发快,病情严重的。
急性胃炎中以急性糜烂性胃炎较为严重,通常,该病患者可能因为病情太重而说不清胃部症状,即使症状存在,常是轻度的和非特异性的。首发的明显体征常为在鼻胃吸引时出现血液,一般发生在严重应激反应的最初2~5天内。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一旦发生严重出血死亡率可达60%以上。
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,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,而空腹时比较舒适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,却觉得过饱而不适,常伴有嗳气、反酸、烧心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现象。
消化不良,可产生营养不良、消瘦,贫血和虚弱。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、心情烦躁、失眠、心悸、健忘等,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,形成恶性循环,使病情复杂,不易治愈。